“算了,雅德莉安,这是事实,我是无名小卒。不过这也无所谓,你知道吗?因为我一直在想,就算我输了也无所谓,就算他打破我的头也无所谓,因为我只想坚持到底。没人能与阿波罗打完全场,如果我能打完全场,当铃声响起时,我还站在场上,我这辈子将第一次明白,我再也不是个蹩脚货。”

I have fought the good fight, I have finished the race, I have kept the faith.

参加不了Love Live,好友的留学,命运的一次次打击,让果皇渐渐迷失了自我,她开始假装自己没有理想,毫无追求,即使还留存着机会,也已被现实蹉跎得失去了自信。

偶像动画不朽的丰碑——《洛奇》与《Love Live》

类型片基本上都不太难拍,而其中尤以体育励志类为最简单的技术活儿,代换到动画领域,偶像动画又何尝不是动画界的体育励志类型电影呢?只要掌握基本的固定套路,无论哪个导演都能拍出煽情到爆的桥段出来。无非就是小人物,郁郁不得志,遇到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继而一飞冲天。就连要拍所谓“业界真实”的宽叔都不例外,WUG充满了各类煽情的套路,都合主义的发际模式。这一类手法其实本质上都是差不多的,都是以结局倒推故事,先预设结果,再慢慢折磨人物,无非最后要的就是一个看上去极端“励志”的形象,让群众欢呼喝彩,泪流满面,感动不已。

肤浅不肤浅?在商业化的浪潮里,此类肤浅也是观众们耳熟能详的,甚至起了一些专有名词,简单归纳来说就是给那些个特定名字前面,冠一个“废”字,如废萌,废燃之类。“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各类属性往动画上一挂,就不怕吸引不了消费者。

当然,也不能否认一点,电影和动画毕竟是虚构的故事,多少还是有点不合逻辑的成分在里头的,但多与少决定了好和坏。美丽的谎言需要被编造了来让屏幕前的观众沉醉,但是要是连一些不可能的事情都设法实现了,然后套一个极端励志的故事流程,则就有点恶俗了,商业气息太过浓郁,失去了文艺作品应有的情怀。

什么是文艺情怀,自然不是那些露露底裤,拍拍三点式就慢慢走红的地方偶像团体。AKB是复制不来的,不涉及到一些更加本质的东西,只能让宽叔那句“业界真实”显得可笑无比。拿结果来倒推剧情,再增加一些让不可能成为可能的桥段,正是其无法俘获观众之心的根本原因。

和许多看了就忘的体育励志类型片不一样,最终输了比赛的史泰龙几乎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缩影。《洛奇》1 一样存在着无数都合的桥段,但剧情发展的整个过程却不是用结果来倒推的。从头到尾,史泰龙就是一个失败者,彻头彻尾的Loser。天天感叹自己之前Too Young Too Simple,即使是现在都有点Sometimes Naive。他的问题不是雄心壮志能不能实现,而是自己有没有雄心壮志。

在《Love Live》2 第一季末尾,果皇3 遇到的正是这么一个带有真实感的心灵叩问。让学校继续办下去的这个目标已经实现了,学院偶像还重要吗?好朋友想要去留学,自己又不愿意成为阻碍她实现梦想的绊脚石。自己总是不能顾及周围人的感受,一根筋地往前冲,是不是被大家讨厌了呢?还是不要继续下去了吧,学院偶像什么的。看着A-rise跃动的舞姿,仿佛是一堵永远也爬不过去的高墙。果皇想到了放弃,而洛奇对于自己能不能和拳王对赛也存在着担忧。

在第一季中,果皇等三位元老,饱尝了不少创业时的心酸和失败,虽然目标是让学校存续下去,但其中也浓缩了三个女生内心中小小的渴望和梦想。想要和A-rise一样光鲜亮丽,想要成为偶像。每一个少女都如此渴望过,但是现实却时常嘲弄着人的梦想,付出的努力并不一定换来等值的回报。果皇遇到这种情况不是一次,而是两次。没有借口,没有废燃,倒下意味着失败。比赛在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就残酷的结束了。参加不了Love Live,好友的留学,命运的一次次打击,让果皇渐渐迷失了自我,她开始假装自己没有梦想,毫无追求,即使还留存着机会,也已被现实蹉跎得失去了自信。

洛奇的愿望就是和拳王打一场比赛,并最终站在拳台上15回合。“我一定要打!”但赛前的内心告诉他,“我的腿不够力,我什么都不行……我去打这场比赛,然后被狠狠修理一顿。”对于洛奇而言,比赛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在他自己的预想中,他已经失败了无数次,比赛还没有开始,洛奇已经输了。

逃避,退出,《Love Live》第一季并没有让不可能成为可能,果皇她的真实正是体现在她于关键时刻的掉链子。没有满腔的热血,口号式的呼喊,有的只是九个敢于面对失败的少女。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结果罢了,当一行人在学校礼堂再次歌唱的时候,她们已经是自己梦想的掌舵者了。

正如史泰龙4 在清晨跑上城市的高处,独自振臂陶醉时,他已经是掌握自己命运的王者了。

“算了,雅德莉安,这是事实,我是无名小卒。不过这也无所谓,你知道吗?因为我一直在想,就算我输了也无所谓,就算他打破我的头也无所谓,因为我只想坚持到底。没人能与阿波罗打完全场,如果我能打完全场,当铃声响起时,我还站在场上,我这辈子将第一次明白,我再也不是个蹩脚货。”

观众都喜欢《洛奇2》5 的快意恩仇,让不可能成为可能,正如很多爱好者都对《Love Live》第二季偏爱有加一样,但是能被作为经典,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泛黄褪色。烙印在人们记忆深处的,永远只有那个正臂高呼,坦然面对失败,在命运面前跌倒又爬起的形象。

I have fought the good fight, I have finished the race, I have kept the faith.

Journey - 幻像黒兎

备注

  1. 《洛奇》是由约翰·G·艾维尔森执导,西尔维斯特·史泰龙、塔莉娅·夏尔等主演的剧情片,于1976年11月21日在美国首映。影片讲述了一个寂寂无名的拳手洛奇获得与重量级拳王阿波罗争夺拳王的故事,并获得了1976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等奖项。↩︎
  2. 《LoveLive!》(ラブライブ!)是由日本动画制作公司SUNRISE、音乐出版商Lantis以及月刊杂志电击G’smagazine联手打造的二次元偶像企划,在2012年2月19日宣布动画化。2013年1月6日播放TV动画(全13话)第一季;2014年4月6日播出第二季(全13话)。2014年6月29日宣布制作剧场版动画,并于2015年6月13日上映。2015年2月26日《电击G’s magazine》的官网上公布了名为“LoveLive!Sunshine!!”的新企划。↩︎
  3. 高坂穗乃果(こうさか ほのか/Kousaka Honoka)。16岁。高中二年级。μ’s的发起人。无论何时都展露笑容总而言之打起精神是其长处。根据直觉和一时兴起展开行动,一旦决定了就埋头猛冲的一根筋。多多少少的困难也能凭着天生的超乐观精神一个个突破。μ’s的发动机与牵引者。↩︎
  4.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 Michael Sylvester Gardenzio Stallone )1946年生于美国纽约,画家、演员、编剧、导演及制片人。1970年进入演艺圈。1976年自编自演《洛奇》系列电影首部。1977年凭借电影《洛奇》获得第49届奥斯卡和第34届美国金球奖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编剧奖提名。1982年自编自演《第一滴血》系列第一部,凭《洛奇》和《第一滴血》两个动作电影系列成为80年代好莱坞动作明星的代表。1984年留名好莱坞星光大道 。1992年获得第17届荣誉凯撒奖。2002年被授以“千年动作明星奖”。2003年以《第一滴血》“兰博”当选美国国家广播公司评出的“影视作品中的十大铁血猛男形象”。 2009年,威尼斯电影节授予“电影人荣誉最高奖”。2010年获得好莱坞事业成就奖。此外,史泰龙还是一名抽象派画家,曾在俄罗斯博物馆、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等多个艺术展览会开办个人画展,作品包括《朋友之死》、《寻找洛奇》和《大力神钟点》等表象主义画作。↩︎
  5. 洛奇(西尔维斯特·史泰龙饰)在第十五回合败给世界冠军拳王阿波罗(卡尔·韦瑟斯饰),赛后,他很快花光了比赛赢得的奖金。为了养家糊口,他尝试了很多的工作,均未成功。他再三考虑,决定做回本行,重新开始他的拳击生涯。阿波罗对于上次的失败也非常介怀,他多次给洛奇制造麻烦,逼迫他重出江湖。虽然太太反对,但洛奇仍然紧锣密鼓,开始做好比赛的准备,他的决心终于得到亲人的支持。在亲友的协助下,他苦练拳术,走上赛场,和阿波罗展开惊险搏斗,并最终如愿以偿活得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