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坂穗乃果在第12话末尾,把一切责任揽上身,受到了其他团员的斥责,“像这样将错误揽在自己身上,是一件很傲慢的事情啊!”绚濑绘里说,我们是否也干过把错误都揽上身这种傲慢的事情呢?意志消沉的高坂穗乃果在自责中迷失了前进的方向,认为“μ's”仅仅是为了学校能够继续办下去而存在的。矛盾冲突的顶点,田园海末的一巴掌不但打醒了高坂穗乃果,也让屏幕前的观众在感动的同时得以思考青春、友情以及梦想的价值。

Wonderful Rush! - Rio.LW

青春、友情、梦想——《Love Live》第一季评述

对于主打周边消费者市场的偶像番,笔者一向是不抱有任何期待的,因为受众的关系,偶像番往往并不注重剧情。而且日系少女偶像组合,无论三次元还是二次元,经常使用人海战术,用庞大数量和代替质量。“总有一款适合你”这种战术,可以说在以大量消费资本主义为基底的偶像市场里,是一种屡试不爽的方法。而反映到以少女偶像组合为描写对象的偶像动画里,则会因为想要描写主要女性角色太多,让剧情缺少必要的逻辑联系。一般而言,为数众多的角色往往需要大量篇幅去铺垫,而粉丝向的偶像动画则会跳过这一过程,使用受众固有的印象去进行快速的剧情推进。受到先期即有的性格模板的约束,让监督和编剧在创作过程中束手束脚,剧情就显得非常凌乱。不同角色的剧情或许也会有出彩之处,但是以整体观之,却不是一部能让非粉丝观众产生观赏兴趣的动画作品。而另一种类原创偶像动画作品,其角色皆是首创,依托动画这个载体进行推广,比如山本宽的《Wake Up Girls》。虽然对监督不再进行束缚,却因为所要描写人物太多,分配给单一人物的剧情片段太少,导致全部播放完之后,角色存在感稀薄,形不成长期的印象,削弱了动画对偶像推广的作用。

《Love Live!》于2013年一月档期播放,由Sunrise负责制作,以动画层面来讲,《Love Live!》的作画是想当讨巧的。虽然说不上上乘,但要说是“崩坏毁灭梦想”也有点言过其实。综合来讲,《Love Live!》的作画是该省的地方尽量省,该花钱的时候也绝不吝啬。2D配合3D的Live效果还是相当美轮美奂的,镜头的切换生硬感较少,轮换是2D切换到3D还是3D切换到2D,转换过程看上去都相当平滑,给观众足够的视觉享受。《Love Live!》的监督是京极尚彦1 ,其人是Sunrise数字中心CG效果出身,对3DCG的运用相当纯熟,《Love Live!》1st PV就是由其负责的。系列构成花田十辉2 ,先把舰娘动画放一边,作为《境界的彼方》和《中二病也想谈恋爱》两季的系列构成,笔者个人是很喜欢他的叙事风格的。

与其他偶像动画相比,《Love Live!》在对9位主要角色的描写时,采取了把9位角色分割成3个小团体的形式。前期3话,主要以高坂穗乃果、南小鸟、园田海未三者的二年级生团体为描写对象。作为官方Center的高坂穗乃果作为剧情的引路人,以阻止废校为契机,引出了组建偶像团队的念头。在实践这个想法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拉拢身边的好朋友。这种相当自然的剧情逻辑,辅之以一些诸如母亲怀念自己母校“音乃木阪学院”的情景,非常能抓住一般观众的心。而在第3话中,在确定了团名“μ's”,完成了出道曲之后,虽然小有名气,偶像排名也上升了,但是却遭遇了想象之外的失败。这种带有强烈现实性的剧情,不但增加了全剧的剧情张力,同时更能体现角色身上的闪光点。当努力和回报不成正比的时候,当自己认为梦想仅在咫尺之遥却发现依然难以触及的时候,恰到好处地奏响“Start :Dash!!”,相信在此处受到剧情感动的观众不在少数。面对空荡荡的学校礼堂,哪怕只有一个人,也要全力以赴,让多少人看到了梦想的初心。

粉丝向的作品,总脱离不了取悦粉丝的桥段,让一般观众敬而远之,因为作为一般观众,很可能在观赏过程中产生剧中人物是为了那些核心粉丝而唱的感觉。《Love Live!》第3话通过情节设计,让观众得以近距离观察角色们对于自身梦想的态度,以一个失败来映照出梦想的分量,让观众自然产生剧中人物是为了那份纯真的梦想在唱歌的认识,也让“Start :Dash!!”这首歌有了更多的意义。歌词也非常契合当下的剧情,同时画面不断在其他主要人物之间切换,为下一步剧情的推进做足了铺垫。作为前期的一个小高潮,“Start :Dash!!”完成了对后续剧情的平稳过渡,之后顺理成章地吸收了西木野真姬、星空凛、小泉花阳这三个一年级组成员。值得一提的是,在对各个角色的刻画时,本作也注重深层次挖掘角色内心世界,比如星空凛的裙子情结,矢泽妮可的家庭背景。

星空凛与小泉花阳之间虽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甚至星空凛为了小泉花阳才一起加入了“μ's”,但是内心对裙子的心结始终没有打开过,甚至产生了自卑心理。加入“μ's”一方面是为了小泉花阳,而深层次则是想要变得更像个女孩子这样子的冲动。这种对角色的深入挖掘,着墨不一定很多,但却能带给观众强烈的现实感,赋予了角色更多人性,而不仅仅是个偶像。就像某个你认识的邻家女孩,看着她克服自身的自卑心理,化身“μ's”为梦想腾飞,正能量的感动比纯粉丝向的呸喽呸喽,更能抓住绝大部分观众的心,让一个人,而不是一个偶像的符号长存于观众的美好回忆里。

矢泽妮可,三年级组人气最高的一位,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是家里的长女。父母因为工作忙,而一肩挑起照顾家人的责任。与其他“μ's”团员不同,矢泽妮可家的家境并不好,父母工作忙也很少顾家,但是矢泽妮可对梦想的追求却毫不逊色于其他人。甚至在高坂穗乃果之前就投身偶像事业,只可惜笨手笨脚加上时运不济,让她鲜少有成功的时候,“偶像研究部”也只剩下她一个部员。举手投足一副偶像做派,却因为缺乏脚踏实地的成绩,常常沦为卖萌搞笑役。但当观众随着镜头逐渐深入了解矢泽妮可这个角色之后,会发现,这种搞笑的做派,其实是一种笑着笑着就笑不下去的现实。每一个人的才能不一样,每一个人的家庭背景也不一样,这两样,矢泽妮可并不具有优势,她所拥有的是孜孜不倦的热情,这种热情催促她让她对关于偶像的一切都极其了解,同时也因为这份热情让她总是用伪装来粉饰自己的不安。

对角色的充分发掘,全剧俯仰皆拾,特别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第11话高坂穗乃果的倒下。高坂穗乃果是典型的乐天派,一旦决定了就埋头猛冲的一根筋类型,就连组建“μ's”可以说都是她一时兴趣的举动,这让她成为“μ's”的核心灵魂人物。第11话的集名,最棒的演唱会,而实际上统揽全局,11话的演唱会可以称得上是最坏的演唱会了,不但搅黄了之后参加Love Live的计划,同时也让高坂穗乃果变得意志消沉。这又是一出非常具有现实性的情景设计,如果从正常的偶像剧脉络来讲,身体不适坚持冒雨参加Live这种举动应该获得成功才是,而在剩下的剧情里,更应该让坚持不懈的高坂穗乃果带领“μ's”一举夺得Love Live。这种俗气的桥段,应该会让粉丝们叫好不已。坚持就有回报,努力就能成功,偶像贩卖的有时候就是如此廉价的梦想。

11话,让高坂穗乃果倒下,也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高坂穗乃果性格中的缺点,虽然一切都是为“μ's”考虑,高坂穗乃果却没有仔细考虑过自己如果病倒,会对“μ's”产生多大的影响。这种一根筋的性格,可以带领全团一股脑地向前冲,也同样会因为自己的无脑而造成重大影响。自己干劲十足地想要带来一场最棒的演唱会,结局却是让“μ's”濒临崩溃,如此巨大的矛盾和情感冲击,给下一话“朋友”以及最终话,埋下了伏笔。在下一话中,观众得以从高坂穗乃果的视角来思考,“μ's”到底是什么,有着怎么样的梦想这一根本性的问题。

青春、友情、梦想,《Love Live!》第一季虽然以Love Live这个活动作为引子,开始了故事,却最终也没让“μ's”登上Love Live的舞台。二年级组原本牢固的友情也因为高坂穗乃果的一次失误而产生了裂痕,“μ's”甚至濒临解体。观众在剧情不断推向高潮的同时,渐渐开始思考“μ's”之于角色们到底意味着什么?高坂穗乃果在第12话末尾,把一切责任揽上身,受到了其他团员的斥责,“像这样将错误揽在自己身上,是一件很傲慢的事情啊!”绚濑绘里说,我们是否也干过把错误都揽上身这种傲慢的事情呢?意志消沉的高坂穗乃果在自责中迷失了前进的方向,认为“μ's”仅仅是为了学校能够继续办下去而存在的。矛盾冲突的顶点,田园海末的一巴掌不但打醒了高坂穗乃果,也让屏幕前的观众在感动的同时得以思考青春、友情以及梦想的价值。

相信看完全剧的观众,对第一季的OP《僕らは今のなかで》(如今的我们)和ED《きっと青春が聞こえる》(终将听到青春的声音)应该是会相当印象深刻的,贴切的歌词传达出了作品最深层次的核心思想内涵。充满正能量的OPED,描绘出了青春的冲劲、友情的色彩、梦想的光芒,在跌宕起伏的剧情中,九位性格迥异的少女谱写了一出名为“μ's”的人生活剧,感动着所有经历过青春,怀揣过梦想的人。在本作面前,你不需要是个AJI人,只需要拥有一颗依然能被一部高品质剧情动画所打动的心即可。

“没有在比赛最后的阶段搞出煽情女主角惊现场边,男主角原地满血复活式的桥段,是本片最值得称道的...”美国著名电影《洛奇》与本作在情节设计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因此,当笔者继续收看《Love Live!》第二季时,产生了强烈的狗尾续貂之感。和电影《洛奇II》3 一样,第二季不乏剧情的闪光点及亮点,但是同样的,为了给第一季一个交代,《Love Live!》第二季走回了传统偶像动画的老套路。因此,对于笔者而言,全部的《Love Live!》只有第一季而已……

Angelic Angel - 純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