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轮回之中窥见爱的真谛

鳳梨子·2020-03-19·784 次阅读
“春风に、吹き出し笑う、花もがな(春天的风儿,吹起了诸多笑容,花朵也笑了)”
“年轻就是快节奏,像一调羹砂糖融化的时间也等不及一般。后悔的苦,也是自己曾经活过的证明。”
“今日总会与昨日不同,所以才会显得精彩无比,但也让人觉得惋惜,这份惋惜会随着日子的流逝而变得浓厚,就和咖啡一样。”
“17岁的男女光是在想着什么就已经是青春了。他们在呼吸看上去就是青春。这部作品的目标就是成为连这种微不足道的地方都能为人所爱的影片。”
随着时间的推移与阅历的拓展,我们时常会困惑什么样的电影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love story(爱情故事)。“春风に、吹き出し笑う、花もがな(春天的风儿,吹起了诸多笑容,花朵也笑了)”松尾芭蕉1 优美的俳句不仅为春天,也为在春天里萌芽的青葱恋情,做了最好的注脚。京都兔子山商店街的嬉笑日常,在京都动画的笔下,显得如此沁人心脾,散发着属于青春的陈韵幽香。继K-ON剧场版之后,京都动画新生代女性监督山田尚子2 联合社内好友堀口悠纪子以及知名脚本家吉田玲子3 ,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感性佐以诗一样优美的精致作画,为我们奉上了名为玉子爱情故事的一首简短而韵味十足的献给少年少女们的青春俳句。
剧场版《玉子爱情故事》4 的主要制作人员依然沿用了TV动画的配置,监督和分镜由人气女性监督山田尚子担任,人物设计和总作画监督依然是堀口悠纪子,而脚本则还是交给了人气女性脚本家吉田玲子。三个女人一台戏,三人之间出色的配合和发挥给观众呈现了一场堪称完美的视听盛宴。
在公开《玉子爱情故事》时,官方的宣传标语是这么写的,“玉子,(人生)开始转动了”、“打糕,自暴自弃了”、“成为大人,这样子的事”、“虽近尤远,两人之间的恋情”。在访谈中,山田尚子亦阐述过自己所要讲述的故事,她想把玉子这个角色当做一个普通女孩子来描写,想在电影中深入玉子的内心,描绘飘逸着青春芳香的“少女的17岁”。而吉田玲子的剧本,为山田尚子的出色演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吉田玲子作为业界知名的脚本家,在《猫的报恩》中有着非常出色的表现,把个性和行事都平凡至极的女高中生吉冈春,描绘得相当可爱。《玉子爱情故事》中几乎发挥了吉田玲子的全部剧场动画电影编剧才能,把少女的心事玲珑地展现在了荧幕之上。在对玉子这个角色的诠释上,吉田玲子和山田尚子有着共同的认识。妈妈雏子的过早离世,让玉子不得不在打糕中寻找寄托感情的对象。于是,玉子总是放不下打糕,无论是未来的进路,还是每天午饭的便当。在山田尚子看来,母亲雏子一直是玉子仰望的对象,暖暖的就像太阳,雏子的离世让玉子不知所措,却在很多方面让玉子比别人早一步成为了大人。
“因而玉子即使和小绿他们处在一起,也很难站在同样的角度去看到实物。”山田尚子在访谈中回答如何描写玉子时曾这么说过。正是出于同样的理由,在吉田玲子的剧本里,玉子的内心总是割舍不下对母亲的感情,而当她把这份感情移恋到了对打糕的感情上之后,玉子的世界便充满了打糕。在影片中,母亲雏子的出场机会寥寥几笔,这种借物移情、情感嫁物的方式,是一种非常高明的电影语言。既让观众可以深入发掘角色的内心世界,也避免了让没必要出场的人物以过多的回忆占用不多的影片时间。在描绘玉子和饼藏的恋爱故事的时候,山田尚子保持了她身为女性监督的纤细。玉子和饼藏之间的感情是岁月沉淀出来的,只是玉子并没有察觉这一点。通过影片中,对一些小动作,微细节的刻画,山田尚子以灵动的镜头语言,为观众呈现出了一个花季少女细腻的内心世界。山田尚子对刻画花季少女的功力可以说早已炉火纯青,《轻音》的成功证明了这一点,而在《吹响!悠风号》中,第一话中很多对少女动作细节的描绘也能看出浓郁的山田尚子风格。
吉田玲子出色的编剧能力,也完善山田尚子的精彩演出。影片中,不断地运用借物移情的手法,来阐述玉子内心微妙转变。如影片中段,当玉子被饼藏告白后,魂不守舍的她竟然在自己的便当中忘带了豆大福,甚至连已经对玉子的癖好习以为常的好姬友都觉得奇怪。在这里,吉田玲子让玉子移恋在打糕上的感情,从母亲变成了饼藏,无论是回家打招呼,还是对打糕的称呼都统统变成了饼藏。在细节刻画上,山田尚子也把握住了少女的那种不显山露水的微妙之感,用影片的斑驳光影来沉淀玉子和饼藏之间的情感,让作品中“恋爱”的芳香显得更加醇厚怡人。
玉子和饼藏之间的感情是岁月沉淀出来的,只是玉子并没有察觉这一点。把对母亲的感情移恋到打糕上,让玉子看不清很多事情,甚至连儿时安慰自己的对象都错当成了爸爸。身边人比玉子更了解自己,就连史织都看出来,其实玉子内心是喜欢饼藏的。只是,自己和饼藏之间的尴尬局面,让玉子不敢面对这一改变。玉子,一个青涩的少女,对刨根问底的神奈表示:“现在稍微对打糕有点抗拒呢。”
与玉子相比,饼藏对人生的这一变化期有着截然不同的反应。即便是去东京上学的决定没有得到父亲的谅解,饼藏依然努力朝着目标前进。饼藏比玉子更快适应这种变化,然而年轻人总是希望得到迅速的回答,急迫地想要证明自己。影片中段,和玉子之间陷入尴尬的饼藏去了“星与小丑”咖啡馆,他在内心叹息自己对玉子告白太过突然,一不小心被老板拿捏到了这份不甘。咖啡店老板如此评论道:“年轻就是快节奏,像一调羹砂糖融化的时间也等不及一般。后悔的苦,也是自己曾经活过的证明。”闻听此言,饼藏放下了手中的调羹,砂糖回到了罐中,青春的苦涩,他已经能够品味了。
在《玉子爱情故事》中,“星和小丑”咖啡屋是个重要的存在,影片初期玉子有烦恼时,也会去咖啡屋坐一下,喝一杯咖啡,向老板吐露内心的想法。和小绿等姬友相比,玉子更愿意把烦恼说给老板听。咖啡屋老板的回答也富含着悠长人生的那份醇厚回味,“今日总会与昨日不同,所以才会显得精彩无比,但也让人觉得惋惜,这份惋惜会随着日子的流逝而变得浓厚,就和咖啡一样。”
对玉子而言,咖啡是苦的,正如自己不愿改变的想法,这个年纪,成长带给她的,更多是苦涩。高三对于玉子而言是一个转变期,从年少无知步入璀璨的青春年华,从孩童变成了成人。社会身份的变化让玉子无所适应,身边人的变化更是如此。咖啡的“苦”,玉子体会到了,面对饼藏的告白,她依然不知所措。心中的,对于打糕的情感投射,原本是属于母亲的,如今却被饼藏的告白所替代。心理上的平衡被打破,接不住土电话,无法掌握舞棒的轨迹,一切的一切都显得如此陌生,如同天还未亮时的商店街。
自从雏子,也就是玉子的妈妈去世之后,玉子一直帮着店里做打糕,连一天也未曾休息过。而如今,因为饼藏的告白,玉子内心里的波澜,被父亲轻易地捕捉到了小情绪。知女莫若父,爸爸让玉子休息一下,离开玉屋的玉子得以在新的一天来临之际,重新认识了自己生活的兔山镇市场。在玉子尚且迷茫的眼底,一切变得不同,一切又都那么熟悉。
当心中对母亲深厚的感情移恋到对打糕的感情上后,玉子的世界就未曾发生过变化,而饼藏的告白却打破了一切。当饼藏勇敢的迈出了连小绿都刮目相看的那一步后,玉子移恋在打糕上的感情逐渐被对饼藏的感情所替代。慢慢的,玉子发现了变化,身边周遭变得陌生起来。生活过的地方、两小无猜的青梅竹马,一切都充满了新奇之感。按照山田尚子对作品的设想,“恋爱”小小地推了少女一把。人、事、物,玉子的内心起了变化,对母亲的依赖正在慢慢退去,对饼藏的依恋,如同波涛般袭来。一切又都是如此熟悉,不变的是打糕,一代又一代人,豆大福的传承。整部作品也从一个较小的格局破茧而出,于轮回之中窥见爱的真谛。
不变的是打糕,变化的是移恋在其上的感情,回忆起妈妈,玉子在内心完成了最后的转换。吉田玲子和山田尚子,也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完美无缺的关于成长的“恋爱”故事。也许成长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吧,《玉子爱情故事》如此对观众细语着。是时候走出父母的怀抱了,成长带来的变化,催促着玉子与内心的母亲做了最后的告别。打糕的故事还会继续,因为感情已经完成了移恋,玉子爱着打糕,也爱着打糕店的男孩子——饼藏。
笔者非常欣赏监督山田尚子在访谈中说过的一句话:“17岁的男女光是在想着什么就已经是青春了。他们在呼吸看上去就是青春。这部作品的目标就是成为连这种微不足道的地方都能为人所爱的影片。”而山田尚子、吉田玲子、堀口悠纪子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无论是还在青春期中烦恼的少年少女,还是早已长大成人的青年观众,都能在《玉子爱情故事》中,发掘出作品的闪光点。
随着纸电话的落下,《玉子爱情故事》也随着疾驰而去的新干线落下了帷幕,前路依旧漫长,然而却满溢着幸福,毕竟“没有什么比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恋情更不值一提的了。”一曲《恋の歌》,两代少男少女相遇的故事,变化的是时间,不变的是爱的真谛。
“Love isn’t something that we invented. It’s observable, powerful. It has to mean something. Maybe it means something more, something we can’t yet understand. Maybe it’s some evidence, some artifact of a higher dimension that we can’t consciously perceive. Love is the one thing that we’re capable of perceiving that transcends dimensions of time and space.”——《Interstellar》
雏子像捏豆大福一样捏着玉子的脸说:“其实,饼藏是喜欢玉子的。”